Workflow
【人民日报】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
Ren Min Ri Bao·2025-08-27 00:36

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10余年 的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次运行的一个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的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 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在试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 期,这使江门中微子实验能够着手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微子质量排序——即第三种 中微子是否比第二种更重。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一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于2015年启动隧道和 地下实验室建设,成员涵盖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科研机构的约700名研究人员。 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中,中微子就占了1/3,它在宇宙中广泛存在。由于它几乎不跟任何 物质发生作用,不容易被捕捉到,因此也成为人类迄今为止了解最少的一种基本粒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说:"中微子的质量是自然界的基本参数,影响宇宙的演化进 程。知道了质量顺序,可以为确定中微子质量和开展其他研究铺路。"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附近的地下700米处,可以探测53公里外台山和阳江核电 站产生的中微子,并以超高精度测量它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