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林:“金色粮仓”扎根黑土地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2025-08-27 01:04

"按照梨树模式种地,村里黑土地地力恢复了,玉米亩产2000多斤,每亩纯收入在1200元以上,大家觉 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合作社成员、村民马云秋告诉记者。 用卢伟的话说,这几年黑土地质量越来越高,合作社成员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介绍,合作 社成员从最初的6户发展到目前的180户左右,自有和托管(流转)的土地共有9000多亩,种植玉米加上 农机服务,户均年收入达七八万元。 而在十多年前,吉林包括梨树县在内的很多地方黑土地地力开始下滑。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的有 机质越来越少,土壤板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下雨后很容易形成内涝。农民们逐渐发现,即便用再多的 化肥,玉米产量也大不如前,这让他们忧心忡忡。 对此,四平、松原等地开始大面积尝试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方式,逐步形成了梨树模式。由此,黑土 地地力逐步恢复,粮食产量稳中有升。以松原市前郭县为例,在该县525万余亩耕地中,黑土地面积达 430万余亩,大部分采用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结合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玉米亩均产量达到2600斤以 上。 "黑土地保护来得太及时了!"卢伟感慨道,随着地力逐步恢复,稳定高产的玉米让村民们收入可观,长 远发展有了保障。 "要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