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Search documents
《森林的呼吸 中国的力量》公益宣传片发布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7:2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龚玉梅在致辞时强调,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这一理念深入人 心,展现出磅礴的实践伟力。当前,我们正全面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即"双碳"重大战略决策。《森林的呼吸 中国的力量》这一宣传片,正是对"两 山"理念和"双碳"目标的生动呼应,寓意着森林生态之于生命的宝贵,如同呼吸般不可或缺,展现了中国为守护地球所作出的坚实努力。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指出,作为专注于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始终致力于发 挥"桥梁纽带、探索示范、宣传教育、国际交流"等作用,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和林草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工作,努力搭建跨行业、跨部门的公益平 台,服务地方政府、企业碳中和目标,通过生态系统碳汇和生态保护修复行动,为实现碳中和探索真正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据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介绍,该片的创意主要基于两个核心重点。"森林的呼吸"强调了森林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力量"则体现了我国为全球贡献了1/4的新增绿化面积的突出成就。而且" ...
自然做功,事遂天成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7:20
在若尔盖的广袤湿地上,一群黑颈鹤正掠过新生的草甸。它们的羽翼下,是高山柳沙障锁住的流沙,是乡土灌草覆盖的荒 原,是自然恢复水位的湖泊。这一幕,恰是"自然做功,事遂天成"最生动的演绎——在中国,生态修复以顺应而非征服的姿 态,让自然成为"主角"。 若尔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然而,长期超载放牧、草原鼠害等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湿地萎缩。若尔盖生态告急,是典型的"人与自然博弈"的结果。 基于这种深刻的反思,若尔盖山水工程并未选择对抗自然,而是转向借力自然。 细节里藏着若尔盖的"新逻辑"。用当地柳枝编织成柔性屏障,既固沙又保水,为植物萌发创造微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 柳条将自然腐解,成为肥沃土壤的养分。选择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多花黑麦草等乡土草种,依靠自然竞争形成稳定群落,避 免过度人工干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大小石块"随意"拼搭成的微型堤坝,暗含调控湿地水位的"玄机"。不靠人工建坝造湖等 大投入、大工程,"小而美"也能调节自然水文节律、帮助湿地恢复功能。 当人类退让一步,自然便向前一步。这些办法看似"无为",却精准把握了高寒草原湿地 ...
生态铁军 织绿高原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6:26
若尔盖草原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要素谱系完整,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 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和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草原鼠害、超载放牧等影响,若尔盖土地沙化形势严峻。 2022年,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若尔盖山水工程")启动实施。在这场"重塑黄河上游生态 屏障的攻坚战"中,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针对高寒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核心功能发挥和价值提升存在的系列瓶颈性问题,开展探索、创新与实践,提出 了适宜高海拔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生态要素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整套技术体系,科学高效支撑了若尔盖山水工程的部署和实施。 望闻问切,开出高原修复良方 "搞生态修复,既要有'三光荣''四特别'传统,也要有科学态度。正如人生病了需要先诊断、后治疗,生态环境在修复之前也必须经过'望闻问切'。"许向 宁介绍。 作为若尔盖山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总负责人的许向宁,不禁想起在项目组战斗的日日夜夜:办公室墙上"创造自己满意和有价值的精品——学习、创 新、实干、成效"醒目座右铭的旁边,贴满了卫星遥感 ...
湖北竹山创新模式发展林下药材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6:24
9月6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小阳沟林场中药材种植基地,淫羊藿苗郁郁葱葱。 小阳沟林场面积16500亩,森林覆盖率达97.6%。为了让闲置林地活起来,林场积极开发中药材种 植,探索实施"党支部+林场+农户"模式,由干部带头出资,联合有经验的返乡能人率先打造示范基 地。 今年3月,小阳沟林场中药材种植项目正式落地,种植淫羊藿30余亩、黄柏280余亩,发展段木香菇 2600棒。同时,林场提前制订利润分配方案,见收后按6:3:1比例分给投资者、林场和农户。干部带 头干,村民信心大增,积极参与林下药材种植。 ...
乘船探湿地 邂逅“活化石”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6:24
9月7日,浙江省长兴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市民游客乘观光游船沿生态航道前行,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我国"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的 相关知识,近距离感受生态之美。陈海伟摄 ...
中国林科院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6:24
据悉,中国林科院推荐的数据集是自然资源部系统中入选两项中的一项,也是林草行业唯一入选的 数据集。此次入选,为林业信息化与智慧防火及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感知体系建设提供了示范样 本。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上,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首批104个高质 量数据集典型案例名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所"无人机森林防火智能巡护监测系统高质量数据 集"入选。 据介绍,"无人机森林防火智能巡护监测系统高质量数据集"面向国家高效高频森林火灾精准监测与 应急管理重大需求,针对当前森林防火中存在的人工劳动强度大、响应不及时、漏报率高等突出问题, 构建了林火视频图像数据集与森林资源评估遥感数据集,开发了一套以无人机林火视频监控和地面调查 数据相结合的"无人机森林防火智能巡护监测系统",形成了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阶段的森林火灾实 时监测预报体系。该系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核心赛区成功应用,其间共预警早期火情13次,实现"零 失误"。 ...
山西长治“乌金”变为“绿金”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6:24
上党区韩店街道推进全域整治与沉陷治理融合,"抱团"整治采煤沉陷区、碎片化耕地、低效建设用 地,引入社会资本开发休闲农业,实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屯留区统筹矿山治理基金,完成2253亩区域 治理;高河煤矿、司马煤业等推行充填式开采,减少源头沉陷;经坊煤业等推进煤矸石制砖,有效消纳 固废;明鑫煤矿探索煤矸石与羊粪制肥,改善土壤肥力……长治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采煤沉陷区治 理。 同时,长治市科学统筹治理基金使用,以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撬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实现"源头控制—过程减排—末端修复—产业重构"全链条联动,推动煤矸石科学填 埋和就地消纳。此外,加强产业导入,将光伏产业和农业生产项目融入采煤沉陷区治理中。 长治市制定出台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整改工作方案,成立市县企三级治理工作专班,逐矿明确 包联责任人,构建项目化实施、清单化管理、专班化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调度通报预警、督查督办机 制。 如何让"乌金"蜕变为"绿金"?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作为绿色低碳转型 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推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今年已开工采煤沉陷区治理 项目40个,治理 ...
江苏开展国际海底光缆巡查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2:35
国际海底光缆是全球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对途经江苏海域的4条国际海底光缆周边海域,实行全天候的巡航和监测,及时排 查和制止捕捞、抛锚等可能危及海底光缆安全的行为,并同步开展普法宣传。 近日,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开展国际海底光缆巡查。 与此同时,"中国海监5001"船也已在指定海域同步展开巡查工作。8月29日傍晚,船载光电跟踪系统发现异常——前方保护区范围内一艘船舶疑似准备 抛锚。执法人员迅速向该船发出警告,执法快艇立即抵近,及时制止了即将发生的抛锚行为,并登临发放了海底光缆保护宣传资料,向船员详细讲解了海底 光缆保护的重要性。 "前方渔船请注意!这里是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范围,你船生产作业行为已危及海底光缆安全,请尽快驶离!"8月28日清晨,"中国海监5003"船伴着黄 海的晨雾悄然启航,沿着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一路驶向外海。驾驶舱内,执法人员一边密切关注着电子海图上闪烁的光标和海面上来往的船舶,一边不时用 甚高频喊话提醒。 据统计,此次巡航累计航行745海里,共观察可疑船舶109艘次,登临检查11艘次,成功劝离可能危及光缆安全的船舶27艘次。 江苏海域国际海底光缆巡查现场。江苏省海域执法监 ...
天津海洋中心与标准计量中心共促天津海洋生态修复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2:35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三个核心方向推进:一是推进天津海洋检验检测能力升级,立足海洋生态保 护修复、海洋预警监测核心任务,完善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的全链条管理,保障监测数据精准可 靠;二是强化标准化建设引领作用,建立海洋标准化合作机制,重点针对海洋生态监测预警智能实验室 技术要求等新兴领域,推动相关标准立项与落地,填补行业规范空白;三是开展海洋生态监测预警智能 实验室质量管理科技攻关,构建全流程数据区块链溯源系统,打破该领域技术瓶颈。 近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洋中心与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将在自然资源管理、海洋 公益服务、海洋生态修复、海洋检验检测、海洋标准化计量质量技术监督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 次、宽领域的合作。 ...
科学与友谊同频共振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9-10 02:35
海洋三所研究团队在印尼北苏拉威西达鲁努小学开展"蓝色校园"宣讲活动。海洋三所供图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团队赴印度尼西亚,开展中印尼"蓝色市民"和"蓝色校园"宣讲行动。 宣讲团把复杂的海洋科学拆解为可以触摸的日常:什么是微塑料、海草床珊瑚礁为什么对我们那么重要、我们该如何与自然共生。课堂之内是板书与问 答,课堂之外是珊瑚礁、海草床等美丽的原始自然景观。同一套理念,在校门与港口之间往返,逐渐生根。听完蓝色小课堂,孩子们在画纸上描摹心中 的"美丽海洋"。 活动间隙,一位学生母亲特意送来亲手制作的当地传统食物——炸饺子,这份暖暖的礼物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热气腾腾的炸饺子,包进的是对远方 来客的欢迎与真挚情谊;孩子们笔下蓝色波浪,则是对清洁海洋的承诺。 活动接近尾声,正当宣讲团员与师生们一同举起画作准备合影留念时,当地小学老师自发组织孩子们一起,用最认真、最稚嫩的声音,朝着镜头齐声喊 出:"China(中国),我爱你!"这句发自肺腑的呐喊,跨越了语言与国籍,是此行最动人的回响。 一位村长的广播 宣讲团奔波数日,尽管始终未能听懂当地电台的方言广播,但总好奇广播中播报的是什么。将离去时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