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三角道路货运零排放走廊,上海需为电动重卡做好顶层设计和路权支持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物流节点。西边的青浦,集聚众多头部快递企业的全国总部和区域总部;东边的上海 港,集装箱吞吐量一路走高。从上海出发的长三角物流通道,如何形成货运电动化走廊,释放强大的绿 色动能?其中有哪些待解难题,各方应如何推动解决? 对这辆崭新的陕汽德龙X5000E,应以怎样的时空节奏在上海的港口和江浙的工厂之间穿行,王师傅还 在摸索。他今年不到四十岁,来自河南周口,之前开了十多年燃油货车,截至2025年7月初,刚开上十 来天纯电动重卡。两年前,他曾离开这行返乡创业,但生意越发难做,回到上海重新开车,正赶上货运 电动化浪潮。 当下的货运电动化浪潮,不仅是运输工具的变革,还要与交通组织和能源系统协同革新,并带动城市的 创新发展格局。其中,从驾驶员到物流企业,从主机厂商到电池研发,从停车场到充换电设施,都需面 向降低成本和绿色减碳,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行场景。 2025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于8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对此,上海能做的还有很多。2025年5月至7月,智通财经在上海寻访了电动重卡的驾驶员、最先应用干 线电动重卡的快递企业,以及运用电动集卡在港口做短倒的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