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出海“暗战”:毛利几乎砍半
Hu Xiu·2025-08-28 11:28

夜幕初临,海天一色如湛蓝幕布。在南沙口岸,一排排崭新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静立于岸边,车身泛着金属光泽。工作人员正进行最后的出口检查,不久 后,它们将启程远赴中亚、欧洲、俄罗斯等地区,成为蔚蓝海天之间一道流动的中国制造风景。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车身"宽绰"的红旗在中东街头不断穿梭;在南美洲的一些城市,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始零星出现,受到 当地消费者青睐;在俄罗斯不少大城市的街头,理想、极氪早已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这一切,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征程的生动写照。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一组见证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辉煌"战绩":2023年于国际市场上 踏出有力的第一步,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2024年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2025年1—5月,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 64.6%,为全年的"出海"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新能源汽车大步向前时,内卷加剧、专利纠纷、认证严苛等难题也接踵而至,车企与经销商被卷入其中。迎难而上突破困局,还是望而却步暂避风 险?站在这一十字路口,各方纷纷做出自己的选择。 向南美洲、埃及等地挺进 从2023年的实力"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