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践行“两山”理念 上海银行绿色金融样本:从垃圾处理到中国方案出海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北京报道 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垃圾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废物",而是蕴藏在城市之中的"隐性矿产"。 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不仅是对产业技术能力的考验,更需要长期而稳定的金融支持 作为坚实后盾。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上海银行的调研活动中了解到,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康恒环境")已从一家初创企业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烧设备与技术提供者,并成为全球前三的垃 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商。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公司运营还是产能扩张,都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 持。 在"长周期、重投入"的产业逻辑下,金融支持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以康恒环境宜宾垃圾焚烧发电 项目为例,上海银行结合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为其发放的项目贷款期限高达14年,并且资金 成本较低。这在业内属于极具竞争力的融资条件,缓解了企业在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情况下的资金 压力。 除了传统的项目贷款,银行还设计了组合担保的创新性融资方案。上海银行陆家嘴支行公司部副经理顾 晶莹告诉记者:"我行基于子公司康恒修复应收账款账期回笼时间较长的特点,盘活其核心发明专利, 设计了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基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