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夜连发公告,释放什么信号?
深夜时分,两份公告搅动了金融圈。 8月26日晚,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几乎同时发布重要公告。一个宣布400亿永续债发行完毕,一个宣布 350亿债券全额赎回。看似普通的债券操作背后,却透露出银行业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银行忙着发债赎债的同时,保险资金却在疯狂扫货银行股。今年以来,险资已经举 牌上市公司近30次,其中7家都是银行。 这一进一出之间,到底在传递什么信号? 先看中国银行这笔400亿的大手笔。 这不是普通的债券,而是"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说白了,就是银行补充资本的利器,也是监管 认可的"准股权"。最关键的数字是:前5年票面利率仅2.16%。 要知道,现在普通人去银行存5年期定期,利率都在2%左右。银行发债的成本几乎和老百姓存款差不 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发行时机。中国银行早在2023年6月就获得了4500亿的发债额度,为什么偏偏选在现在 动手? 答案可能藏在另一个数据里: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多次降息,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银行抓住这个窗口期 发债,等于是用历史低位的成本锁定了未来的资金。 再看农业银行的操作。 2020年8月发行的350亿永续债,本来可以一直存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