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杨东:股票市值挂钩型对赌协议危害公共利益
Hua Xia Shi Bao·2025-09-01 06:2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陈岩鹏 北京报道 资本市场暗流涌动,一种名为"股票市值挂钩型对赌协议"的契约正悄然蔓延,将一级市场私募博弈与二 级公众股价捆绑在一起,成为悬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类协议通常隐秘运作,以企业上市后某一时点的股票市值作为对赌标的或补偿计算基准,本质是私募 投资机构将其退出风险向二级市场的转嫁。在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当下,此类安排不仅可能扭曲股票 真实价格、架空信息披露制度,更可能成为大股东与机构合谋操纵股价的温床,最终侵蚀中小投资者的 利益。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杨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直指其弊。他强调,该协议虽在形 式上属于民事合同,却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极易引发市场操纵、隧道行为等乱象,甚至埋下系统性风 险的隐患。当前,监管清理规则与司法裁判标准之间仍存在衔接不畅、覆盖不全等问题,导致此类对赌 协议屡禁不止、"抽屉化"延续。 在他看来,破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披露为先、责任为盾、司法托底"的多元治理框架——既需建立上市后 重大对赌的强制披露机制,也应压实大股东信义义务,更须通过司法裁判弥补监管盲区,还原市场定价 的真实性和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