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桂”在敢闯,“码”向未来
Ren Min Wang·2025-09-04 11:49

"九马画山——走喽!" 漓江上,朝板山码头筏工郑海波的吆喝声荡开涟漪。 晨光熹微,桂林漓江岸边。退休渔民黄高连看着清冽的水面和游弋的鱼虾,不禁感慨:"以前江水哪有这么 清,现在珍稀鱼类都游回来了。" 朝阳初升,广西友谊关口岸。满载越南、泰国榴莲的货车川流不息,操作熟练的司机,只需要七八秒就能通 关。东盟水果从枝头到中国餐桌,不足48小时。 夜幕降临,南宁五象云谷AI智算产业园智算中心,服务器集群高速运算,为千行百业输送海量算力,创新动 能于此奔涌。 透过三个时空,发展的潜力映射在八桂大地的万千气象中。"十四五"以来,广西于山水间落针,向开放前沿 走线,在创新高地成图,以实干之姿勾勒高质量发展宏图。 守绿,"变"出新业态 筏工郑海波在操作竹筏。人民网 梁章晖摄 "现在'突突'声没了,白鹭都敢停在竹筏上。"郑海波摊开双手,常年被燃油机震麻的手掌不再颤抖。回想从 前,发动机的噪音与漂浮的油花,曾一度掩盖漓江的清澈。 2024年,1000艘漓江游览排筏全面完成"油改电",终结了郑海波10余年燃油筏工的"油烟人生","连给游客唱 山歌都比以前有劲儿!" "静"下来的漓江,在"解放"耳朵之外,带来的变化清晰可见:游船每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