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金额超3000万元
Sou Hu Cai Jing·2025-09-07 02:28
一、33亿资金出逃的警示 9月4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单日减少33亿元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表面看,这不过是普通的市场波动,但细究之下,却藏着令人深思的玄机。 二、新闻的致命滞后性 在A股摸爬滚打这些年,我逐渐明白一个残酷事实:新闻永远比市场慢半拍。当利好见报时,往往已是机构获利了结的时刻。这就是A股特有的"抢跑文 化"——聪明钱总是提前布局,等消息公布时反而成了出货良机。 记得2020年某半导体龙头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当天,股价却暴跌7%。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明白机构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建仓。这种信息差就像一道无 形的墙,将散户永远隔绝在食物链末端。 三、用数据穿透迷雾 真正让我觉醒的是十年前的一次惨痛教训。当时某新能源概念股连续涨停,所有媒体都在唱多。我全仓杀入后,股价却开始阴跌。后来通过专业工具复盘才 发现,在最后一个涨停板时,机构资金早已悄然撤离。 这张图清晰展示了机构资金的运作轨迹。橙色区域显示当股价看似要崩盘时,实际上机构只是暂时降低活跃度(二级区),等待散户恐慌抛售后再从容接 盘。这种"锁仓"手法在专业投资者眼中一览无余,却能让普通散户痛不欲生。 四、血淋淋的市场课堂 2024年"9.24行情"中的惠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