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AI案件典型案例,推动司法理念守正创新
Xin Jing Bao·2025-09-10 13:18
AI合成的名人声音用于"带货"的案件中,法官介绍,AI技术合成的自然人声音,只要能够使一般社会公 众或相关领域公众根据其音色、语调、发音风格等识别出特定自然人,即具有可识别性,应纳入该自然 人声音权益的保护范围。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长新表示,在涉人工智能案件审理中,法院面临技术应用复杂导致事实查明 难;规则适配不足导致法律适用难;人工智能产业主体角色多元导致责任认定难等困境。但北京互联网 法院坚持以裁判树规则、促治理、助发展,依法妥善审理人工智能案件,推动司法理念的守正与创新, 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向上、向善。"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和应用,法院始终坚持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保 护。" 通报会上,发布的八起典型案例均已生效,部分具有重大行业指引意义。如全国首例"AI文字生成图片 案"中,原告使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通过选取模型、输入提示词等操作生成图片,被被告盗用且去 除署名。法院认定图片构成美术作品,原告享有著作权,判决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该案入选新时代推 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提名案件,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个重大影响力事件、2023年度 中国法治实施十大事件等。 在一起"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