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件事|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 各地积极探索破解出生缺陷防治难
Yang Shi Wang·2025-09-11 03:27
央视网消息: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我国通过综合防治,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和5岁以 下儿童死亡率明显降低,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致病机制不明确等原因,我国出生缺陷防治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或功能异常,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超过8000种,绝大多数的罕见病都 是出生缺陷造成的。出生缺陷是导致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更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经济和精神负担。近年来,我国已建立覆盖全 国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出生缺陷实现了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但服务资源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服务质量还有待改善。另 外,随着婚育年龄的推迟,高龄产妇占比逐年增加,慢性疾病患病群体逐渐年轻化,都增加了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的发生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副司长徐晓超称:"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怀得上、留得住、孕得优、育得好'全线发力,不断优化生 育全程服务。聚焦妇女儿童重点健康问题集中攻坚,推进防、筛、诊、治、康一条龙服务,让广大妇女儿童更加可感可得。" 内蒙古:出台地方性法规 服务生育全周期 近年来,各地也在出生缺陷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