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库时代,谁能成为中国版Oracle?
近日,OpenAI与甲骨文签署的巨额算力合作协议引发全球市场关注。该笔订单规模据称高达数百亿美元,直接推动甲骨文股价单日涨幅超30%,其创始人 拉里·埃里森也一度重登全球首富宝座。 这一事件不仅体现出AI算力资源的战略价值,更揭示出底层数据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大模型竞争中的关键环节。而在中国市场,一个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在AI与数据深度融合的浪潮下,谁能成为"中国的Oracle"? 一、Oracle股价暴涨背后:从数据库巨头到AI基础设施重构者 Oracle本轮股价飙升,表面是由大模型算力订单驱动,深层则反映了其从传统数据库厂商向"AI Ready"数据平台战略转型的成功。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IDC分析师指出,40%的企业高管认为搭建AI-Ready的数据架构是2025年的重点工作,包括数据治理、数据智能平台开发以 及面向生成式AI的全流程追踪。IDC测算,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213.56ZB,中国市场将贡献51.78ZB,并在未来五年保持近27%的复合增长率。在 这样快速膨胀的数据环境下,企业对统一、智能、实时的数据架构需求迫切。 在最新财报电话会上,甲骨文CEO萨弗拉·卡茨(Saf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