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与西贝争论背后:关于预制菜的认知差异和法律之辩
Xin Jing Bao·2025-09-13 01:02
罗永浩与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之间的纷争还在持续。 这场风波源于9月10日罗永浩发布的一条微博。 "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 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贵""实在是太恶心了"——9月10日,在西贝(北京中粮祥云小镇店)用餐结束 后,罗永浩公开抛出质疑。一天后,西贝餐饮创始人、CEO贾国龙回应称,已复盘罗永浩用餐当日的菜 品和服务,"没有一道预制菜。"他表示,西贝将起诉罗永浩。 "相关部门定义的预制菜,与公众日常理解中的预制菜存在差异。"在广东润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卢杨奇看 来,这是这场争议的核心。新京报记者咨询专家得知,根据现行标准,工厂制作、独立包装、贴有标签 并标注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才算预制菜,"比如超市销售的袋装鱼香肉丝等",中央厨房制作的半成品不 在其中。 作为消费者,罗永浩显然有权在用餐后发表评价。但律师也提醒,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罗永浩需 要承担比普通人更高的注意义务。 "他肯定性地声称自己在西贝吃到预制菜,这一表述是否越过合理评价的边界,若进入法律程序,需要 法院综合评判。"卢杨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