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准那个镜头:一份反偷拍指南
Hu Xiu·2025-09-16 03:39

推开酒店房门,首先要关灯检查插座、镜子背后有没有红点;在试衣间换衣服时,总会忍不住抬头望望天花板;地铁上被陌生人的手机镜头对准,你甚至 无法确定那一瞬间是不是偷拍……这些琐碎却深切的不安,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夏天,"MaskPark"事件再次把这种隐忧推向公众视野:十余万人的匿名群组中,偷拍影像被买卖、流传,偷拍者可能是地铁里匆匆走过的路人,也可 能是商场或医院的工作人员,甚至可能是亲密的伴侣或家人。此事曝光后迅速引爆舆论,相关话题在微博累计浏览量突破2.7亿次,被称为中国版的"N号 房"。 私密的住所也许正在暗中被窥伺,而熟悉或良善的面孔,也可能潜藏着意想不到的伤害。但在愤怒和恐惧之外,我们更想追问的是:在日常的情境之中, 我们是否仍能以不回避的姿态,去持守我们应得的安全与自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又该如何迅速识别这些风险,并掌握应对之道? 一、识别偷拍:风险如何分布? 在常见的叙事里,偷拍往往被描述成隐秘、偶发的行为。但当我们观察司法判例时,它展现出更加清晰的分布特征。 //////////////// 26.73 工作场所 张某某明确拒绝且要求催收人员退出经营场所,催收人员 拒不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