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前进!——《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光影(同一个家园 同一首壮歌)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09-19 22:08
《义勇军进行曲》 全山石、翁诞宪绘 苦闷是春天的序曲 1931年2月9日,上海街头,寒风裹挟着觉醒的气息。19岁的聂耳将百元酬金一半寄给云南老家的母亲, 另一半换了把小提琴和一些零件。他把丰子恺的《音乐入门》"买来重读过"。这位被誉为"现代中国最 艺术的艺术家"的音乐讲义,如同暗夜流星,穿透迷雾,拨动琴弦,启蒙了"沉到懊恼和失望深渊里"的 青年。 这一年,田汉伏案书写的手稿堆叠如山。苦闷是春天的序曲。梅雨时节,透过昏黄的灯光和朦胧的雨 雾,他相信总会有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是的,命运像是一块压在我们身上的石头,就是得掀翻这块石 头!不过这块石头不是一个两个人的气力翻得转来的,得靠大伙儿的力量。"田汉借话剧《梅雨》主要 人物阿巧之口点燃希望的火种。仲夏夜,聂耳看完《梅雨》,"总觉日子特别长,说不出的不耐烦",在 混沌时局中,他心中种下家国情怀和革命音乐的种子。 彼时,外侮迭乘,内忧不绝,礼乐之邦的古老中国亟需唱出现代主权国家的歌声。学堂市肆中乐歌激 荡,报纸刊物上投稿争鸣,表现"极纯挚的爱国心"、振奋民族精神的国家第一声音呼之欲出。 "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这不是简单的词句坚守,而是对民族基因的深刻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