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赋能智造,共托制造强国(现场评论)
Ren Min Ri Bao·2025-09-24 23:22
无论时代如何向前、技艺如何更迭,唯有秉持追求卓越的理念、坚定精益求精的信念,专注岗位、勇于 创新,方能更好服务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本报重庆分社记者) 小麦色皮肤,"石油红"工装,干练的精气神,这是刘丽给记者的初印象。 刘丽是谁?大庆油田的一名采油班长。说到采油,刘丽有清醒认识:靠"出大力、流大汗"就能换来滚滚 油流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刘丽工作室攻关数字化设备应用技术,取得200余项研发成果,用"智 慧"换稳产,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对智能制造浪潮,大国工匠们从传统中走来,以 数字化、智能化"弄潮儿"的姿态,成为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澎湃力量。 拥抱新技术、开辟新赛道,"智造"之于"匠心",不是取代而是相互赋能,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融合。30多 年"锯削锉磨",练就了用高速钻头"蛋壳钻孔、蛋膜不破"的非凡手感,江铃汽车冲压厂模具钳工刘辉, 如今"钻"进数据分析和编程,指挥起了机器人,推动模具制造从纯手工走向全自动生产线。更精细 的"瓷器活",要靠更硬核的"金刚钻",新时代大国工匠只有主动学习、不断提升、涵养匠心,才能在人 机协同、数字融合中激发"1+1>2"的效果。 智造为器、匠心为魂,工匠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