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家国产芯片公司的“上车”回忆录

十多年前,中国的汽车芯片市场几乎被欧美巨头垄断,一辆车中或许有上百颗芯片,但基本没有来自中国公司的。即便在五年前,国产芯片在车企的供应链 中,也仍处于"无人问津"的阶段。 现在,中国企业开始在汽车芯片领域崭露头角。以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的收入计,纳芯微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中,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成为中国模拟 芯片的代表性企业之一。这家从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起步的企业,因较早聚焦汽车电子市场,从而赶上了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机遇。 "芯片产业最困难的是从0到1的破局。一旦完成从0到1,中国企业就非常擅长完成从1到100的持续迭代。这与其他产业相同,一旦中国完成从0到1,从1到 100就是不可阻挡的。"纳芯微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升杨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说。 提前"上车" 2015年,当绝大多数中国芯片公司还集中在白牌消费电子等门槛较低的红海市场竞争时,王升杨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让纳芯微转向门槛更高的工业和汽车 电子市场。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决定。车规级芯片意味着极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效性要求,产品生命周期需长达15年以上,认证周期漫长。 2016年,纳芯微推出了首款汽车级芯片,开始了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