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出货量增长259%,钠电池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多远?
日前,在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2025"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 理李树军表示。 近年来,在众多电池技术路线中,锂离子电池持续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对于纳离子电池等其他技术的探索并未停止。 智通财经记者|马悦然 "2021年锂电池涨价,产业周期使得业内对钠电制造产生非理性预期,热度太高。这两年回落又有点过于悲观,目前产业逻辑已经从原来简单的价格颠覆预 期回到价值创造。" 起点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3.7 GWh,同比增长率达259%。 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钠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和外壳等组成。 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储备量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等优势,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 据李树军介绍,钠离子电池在中国已发展了约15年,前五年可能主要是基础开发阶段,即材料;第二阶段是电池样品化的阶段。 "目前是钠离子电池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2026年将是钠离子电池真正的商业化应用时点。"李树军表示。其希望,今年钠离子电池在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