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需要“第三只手”?清华大学教授赵明国:智能化是一个渐进突破的过程

赵明国认为,我们不应一刀切地用单一百分比去描述和定位人形机器人智能程度的占比。"人应该管人 该做的部分,机器人应该管机器人该做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会逐步 增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是一个渐进突破的过程。" 当我们把镜头对准人形机器人时,我们能看到它们在跑道上摔倒后再爬起来,在复杂的有障碍的路面 上"盲走"并保持平衡,或在5v5的机器人足球比赛场上完成一次次传球、接球与射门,这些瞬间足够惊 艳。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若走出受控赛场或部分预设场景,面对一个未"标注"的障碍物或一 件未叠好的衣服时,它们往往需要由人来介入遥控。"人工遥控"因此成为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第三 只手"。这正是人形机器人发展所呈现出的一体两面:人形机器人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运动能力,而对环 境的理解与跨场景泛化仍是未解的短板。 "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凭借其本体感知能力,可以完成走、跑、跳、翻跟头,或在有障碍物的路面上行 走,这种复杂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其具备很强的智能水平。不过,目前许多人形机器人还不太具备理解环 境的能力。比如说,当前面有个障碍物时,它是否能够自主绕行、是否能自主开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 些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