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涛:完善国债公开市场操作需增加短债供给 | 立方大家谈
Sou Hu Cai Jing·2025-09-28 15:04

管涛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2015年"8·11"汇改之前,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人民银行(即中国央行)通过入市收购外汇储备的方式 阻止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由此,外汇占款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在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 加的背景下,这制约了央行货币调控的自主空间。 "8·11"汇改以来,在经历了初期高烈度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后,央行恢复汇率政策中性,逐步淡出了外汇 市场常态干预,货币投放随之转向对内信贷渠道为主。但央行货币调控与国际上的成熟做法仍有一定差 距,亟待增加短期国债供给,完善国债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曾为汇率政策所绑架 央行调节境内市场流动性有对外和国内两个渠道。其中,对外渠道主要指通过外汇、黄金占款渠道吞吐 基础货币;国内渠道主要指通过国债公开市场买卖、再贴现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全球主要央行一般通 过国内渠道进行货币数量调控,且近年来已基本取消了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保留了国债公开市场买卖和 再贴现。 国债是财政货币政策的重要结合点。国债既是财政筹资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债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可以实 现逆周期调控,同时也是重要的金融产品,是央行实施货币调控、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 具。中国先后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