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欧美抱团“去稀土”,中国优势还能守多久?
Sou Hu Cai Jing·2025-09-30 01:37

技术进步给了他们可能性。VAC、韩国材料科学研究院,甚至跨学科合作都在推进"无稀土"永磁体。 性能在中低端应用场景逐渐可用,高温稳定性和磁能积等指标仍落后,但工业界已经开始试水。从某种 程度上看,这是全球在高端制造、能源、电动车、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场长跑赛。 但现实中,去稀土化绝非易事。短期内,钕铁硼仍然是主力军,高端应用离不开它。长期来看,"无稀 土"材料可能在中低端市场占据空间,但航空航天、精密工业和高性能电动汽车依旧需要传统稀土磁 体。技术路径复杂、产业转型成本高昂,短时间内难以撼动现状。 文︱陆弃 稀土,这张牌,在全球博弈中被捏得紧紧的。德国VAC公司一条新闻炸开了眼界:他们成功研发出一 种完全不含重稀土的钕铁硼合金,性能堪比传统稀土磁体。钕铁硼,这曾是高端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的心 脏,如今似乎有人在悄悄替换它的心脏。欧美国家推动"去稀土化",不仅是技术上的尝试,更是对中国 稀土主导地位的战略挑战。 美国动作最急。2022年,美国商务部就发布报告,明确指出高性能永磁体几乎全靠进口,中国主导全球 市场。这意味着一旦供应受阻,美国高端武器、能源、工业都会陷入风险。于是,美国一边国内大撒钞 票,支持本土企业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