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关为何频频翻车?
Ren Min Ri Bao·2025-09-30 11:07
"7岁小朋友哭着、闹着,哪怕妈妈用玩具'诱惑',也要遵守与饭店的'约定'"……日前,有餐饮品牌 如此发文,本想以孩子视角展示口碑,却被指"煽情炒作",反倒引来批评,最终该品牌公号删除推文。 近年来,此类公关"翻车"事件屡见不鲜。从某雪糕品牌营销被指歧视消费者,到某火锅品牌"低收 入不建议来吃"言论刺痛大众,再到某水果品牌被批"爹味说教",这些宣传活动不仅没为品牌加分,反 而折损了用户好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个品牌要走得远,良好的舆论环境必不可少。但在现实中,为什么有些精心设计的公关动作,反 而成了形象塑造的"拆台戏",最后落得"受众很无语、企业很无辜"的"双无"局面?究其原因,或在以下 几个方面的认知错位—— 其一,叙事权发生深刻变化。昔日,信息传播渠道集中,企业习惯了"以我为主"输出故事。而在全 媒体时代,信息裂变速度大大提升,企业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在舆论场的多棱镜中反复折射。消费 者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者,一旦感受到不真诚、不尊重,就会用发帖、评论表达态度。"攻守易势",如 果企业还停留在"我说你听"的旧思维,遇到质疑就生硬对抗或沉默不语,既不回应核心疑问,也不共情 公众情绪,最终自然会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