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酒席成为农民生活新负担
Hu Xiu·2025-10-06 09:46
酒席是中国农村社会关系联结的一种重要方式,承载着习俗仪式、资源交换、情感交往等丰富的意涵。 湘西苗族的小芳在春节前后参加了两场婚庆酒席,加上上一次春节后的两场婚庆酒席,一年下来就参加 了四场婚庆酒席,她直言刚毕业工作不久,几场酒席的随送礼金让她"大出血",负担实在有点重,但又 不得不去,都是熟人,而且有些走动是必须保持的。 村里杨三叔说小芳参加的酒席也只不过是春节期间集中办的婚庆酒席,没赶上一年当中其他性质的酒 席,而且比起往年,这个春节的婚庆酒席还算少的,有的年头他能参加七八场甚至十几场酒席,压力更 大,但这些都是礼俗传统,无论如何有些酒席还是要办起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春节期间婚庆酒席的集中?当地人明明意识到频繁的酒席活动和费用支出给他们带来了不 小的压力,但大部分还是会接受酒席主人的宴请,究竟是割舍不断的人情往来还是理性的价值计算? 以下是笔者对这几个问题的观察和几点浅显的思考。 一、春节期间婚庆酒席的集中化现象及其原因 春节前后一个月,甚至是前后十几二十天是湘西苗族农村举办婚庆酒席的高峰期,腊月中后期和正月前 后十几天尤为明显。杨三叔说: "每逢这个时候亲戚朋友酒席都堆到一块儿了,一年十几场酒席里有七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