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数据说话:暴跌中谁在悄悄买入?
Sou Hu Cai Jing·2025-10-06 16:52
华尔街最近掀起了一场关于美股估值的激烈辩论。标普500指数逼近历史高位,市盈率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水平,但奇怪的是,市场并未出现恐慌 情绪。作为一名量化投资研究者,我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机构资金正在重塑整个市场的估值逻辑。 美国银行股票策略师Savita Subramanian最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当前的高市盈率可能代表市场的新基准,而非短期偏离。这一观点基于两个核心 支撑: 1. AI技术革命:企业通过AI降本增效,盈利增长潜力被结构性抬高。 2. 龙头股主导:过去5年科技巨头的盈利与市值占比扩大,拉高整体估值中枢。 CFRA Research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当前预期市盈率较20年均值高40%,但若以近5年(科技股主导期)为参考,溢价仅为个位数。这表明市场可能 已适应科技驱动的高估值模式。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提及市场"估值偏高",令人联想到1996年前主席格林斯潘对"非理性繁荣"的警告。但iCapital策略师Sonali Basak指出一个有趣的 现象:当年投资者过早看空,反而错过纳斯达克指数后续5倍涨幅。 作为一名量化投资者,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于熊市,牛市中的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