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助力非洲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新时代中非合作)
本报记者 邹 松 离网光伏电站的不断涌现,让埃塞俄比亚偏远山区牧民不再为用电难发愁;100兆瓦光伏电站在数月内 建成,令赞比亚铜矿区的球磨机不再因水电供应不足而停工;南非红石光热电站项目的熔盐塔,正将白 天的光热储能转化为深夜的稳定电流,点亮万家灯火……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中非电力合作项目稳步推 进,助力非洲国家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 小而美—— 微电网改善民众生活 埃塞俄比亚贝奥所村牧民胡尔克斯终于用上了手机,夜晚家里也不再黑暗——他所在的村子两个月前通 电了。这个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偏远村落,因离网光伏电站变得更具活力。"再也不必担心没电 了,感谢中国朋友带来稳定的电力。"胡尔克斯高兴地说。 今年7月,由中国国家电网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埃塞俄比亚离网光伏电站二期工程建设完 成,包括贝奥所村在内的8个偏远地区实现通电,科利尔村也是受益村落之一。村医哈斯里说:"之前用 柴油发电机,电压不稳,不少医疗器械不敢使用。现在的光伏电站有储能电池,电压稳定可靠。"村里 的超市经营者特斯法耶说:"大家白天干活,晚上还可以做手工补贴家用,钱包慢慢鼓起来了。" 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农村地区远离电力主干网。具有"通电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