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箸鱼脍,唤醒岁月里的味觉记忆(答读者问·传统文化)
Ren Min Ri Bao·2025-10-07 21:51
广东潮州的特色鱼生。 丁俊豪摄(影像中国) 在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当地渔民在乌苏里 江上捕鱼。 肖殿昌摄(影像中国) 在热播电视剧中,出现了唐代人吃生鱼片的场景。有观众在弹幕中贴心科普:在古代,这叫"鱼脍"。 有读者询问:何为"脍"?鱼脍和生鱼片是一回事吗?古人食脍到底有多流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 相关领域专家,请专家作出解答。 唐代是一个美食迭出的时代。李白曾醉心于"烹羊宰牛"的痛快,杜甫劝友人品尝"齿冷于雪"的冷面,白 居易则对"面脆油香"的胡饼念念不忘……还有一种美食也风靡许久,这便是鱼脍。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食用生鱼片的记载。《诗经·小雅·六月》载:"饮御诸友,炰(fǒu,蒸煮)鳖 脍鲤。"其中,"脍鲤"就是切成薄片的鲤鱼肉。 据《大业拾遗记》记载,在隋代,隋炀帝令地方官员贡献当地美馔佳肴,吴地官员曾以"鲈鱼脍"进献。 此进献的"鲈鱼脍"仍以鲈鱼肉为主料,但辅以金橙或香柔花叶烹制而成。因鲈鱼片洁白如玉,橙皮丝或 香柔花叶色黄似金,故又将此菜命名为"金齑玉脍"。隋炀帝食用后,大加赞赏曰:"金齑玉脍,东南佳 味也。" 唐代,因"鲤"与"李"谐音,鲤鱼脍一度被禁。唐代烹饪书《膳夫经手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