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人民币对阵纸币:苏州试点六年真相如何?看未来支付格局

前几天去苏州出差,路过一家小面馆吃早餐。结账时,老板娘看我掏手机准备扫码,笑着问:"用数字钱包吗?直接碰一下就行。"我有些意外,这家不起 眼的小店竟然已经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更让我惊讶的是,老板娘告诉我,店里近三成的顾客都在使用数字人民币,尤其是年轻人和老年人。 "年轻人觉得新鲜,老年人用着方便,不用扫码,碰一下就完事了。"她解释道。我好奇地问起使用体验,老板娘说:"刚开始不习惯,后来发现比微信支 付宝还方便,而且没有手续费,到账也快。" 这个小小的经历,让我对数字人民币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渗透有了直观感受。作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之一,苏州已经走过了六年的探索历程。那 么,这六年来,数字人民币在苏州的试点情况究竟如何?它与传统纸币相比有何优势与不足?未来的支付格局又将如何演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2025年6月发布的《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钱包 3.8亿个,累计交易金额突破21万亿元。其中,苏州地区开立个人钱包数量达2350万个,覆盖当地常住人口的约87%,位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 这组数据背后,是数字人民币从无到有、从小众到大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