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固态电池又有重大突破!研究团队回应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2025-10-10 01:40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 面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教授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 定性一步。"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界面问题一直困扰着所有的研究人员,听闻这条重要消息,《中国汽车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黄学杰。 界面难题长期待解 据专家介绍,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在1 MPa压力下,初始阻抗可降低80%。在2MPa压力下,锂沉积的枝晶生长速率降低90%。立杆见影的效果 引来多个机构进行尝试。 丰田早期的全固态电池原型就采用外部加压方式,压力达5MPa。但这种方法会增加电池体积和重量,难以商业化。 人们憧憬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美好前景,但实现起来确实不容易。金属锂负极因其最低还原电位和超高比容量被视为锂电池中"理想负极",而全固态 电池被认为是发挥金属锂负极的最好电池体系。但自从1923年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Gilbert N. Lewis)计算出金属锂的标准电极电位,后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