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元机器人,成立即冲一线!却被高成本困住机器人商业化的脚步

但咱们先琢磨个事儿,这智元2023年4月才成立,满打满算就两年,凭啥敢放这么大的话?钱够不够烧? 股权会不会被资本稀释?技术又能不能撑住?这些都是问题。 先说说钱的问题,智元这两年确实融了11轮,估值到了150亿元,节奏看着密,但路子跟别的初创公司 不一样,它不咋找纯投资机构,反而偏爱腾讯、比亚迪、京东这种产业资本。 就拿比亚迪举例,2023年8月入股时持股3.76%,现在最新持股是2.38%,这哪是单纯给钱啊? 分明是提前绑定产业合作,比亚迪的工厂能当智元机器人的试验场,智元的技术又能帮比亚迪解决生产 线自动化的难题,这是互相借力,比只拿一笔钱有用多了。 更关键的是,智元没因为融资丢了控制权。邓泰华直接加间接持有58%的股份,就算是从天使轮就跟着 投的高瓴资本,现在也只靠两只基金合计持股约6.67%,腾讯投资才占2.63%。 最近人形机器人圈全在聊量产,智元机器人直接喊出2026年要冲数万台目标,银河通用也说2026年规模 要涨2-3倍。 邓泰华在华为待了20多年,管过5G、通信基站这些王牌业务,还牵头搭了鲲鹏、昇腾AI芯片的生态; CTO彭志辉就是大家熟的稚晖君,以前是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的全栈研发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