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 :一场旅游消费的静悄悄革命
Sou Hu Cai Jing·2025-10-10 05:03
"空房"与"帐篷"的鲜明对比,并非偶然的消费降级那么简单,而是一场由年轻消费者主导的、对旅游价值的深度重构与静悄悄 革命。 一、价格博弈:"趁节涨价"定式的破产 2025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丽江、大理高星酒店入住率跌破30%,网红民宿因价格暴涨被骂上 热搜;另一边是露营装备搜索量飙涨470%,租赁订单翻3倍,景区周边营地一位难求。 传统的"假期必涨价"潜规则正在失效。当三亚五星酒店一晚破5000元,洱海民宿报价1688元时,游客用帐篷投下了反对票。 这背后是"淄博效应"的持续发酵。2023年靠平价诚信走红的淄博,其旅游收入不降反升,证明合理定价更能激发消费潜力。反 之,某地"两个菜收844元"等宰客事件,则在社交媒体上被迅速放大,彻底消耗了游客信任。数据表明,超七成95后认为"酒店 溢价超过30%就不值得住",他们精通"高铁+露营""积分兑换"等反溢价策略,让传统商家的"镰刀"无处下手。 二、主权觉醒:掌握定价权的消费者 今天的游客不再是"待宰的羔羊"。社交媒体让价格陷阱无所遁形,"国庆避坑指南"等话题阅读量以亿计。游客通过"现场取证-投 诉曝光-社会监督"的维权闭环,让不良商家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