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征费重击中国造船业,中国反击措施以牙还牙,但不会立竿见影
Sou Hu Cai Jing·2025-10-10 16:03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一纸公告,正将全球海运网络推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风暴中心。10月14日起实施的针对中国船舶的差别性收费政策,不仅标 志着中美竞争从科技、贸易领域延伸至物流命脉,更揭开了全球治理体系中规则制定权的深层较量。 这套分级收费体系展现了美方精心设计的打击精度。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征收50美元,直指中资航运企业;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每净吨18美 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则瞄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造船国的产业优势;而对所有外国汽车运输船统一收费,更显其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战略意图。 值得玩味的是政策中的"豁免条款"。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获得免费通行证,恰逢美国正积极拓展欧洲LNG市场;允许已在美国下单订造新船的船东获得最长三 年豁免期,则暴露了其为本土造船业争夺订单的真实目的。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设计,凸显了政策背后复杂的利益权衡。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显然早有准备。九月底提前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新增针对"歧视性限制"的反制条款,如同在棋盘上预先布下的应对之子。 从特别费用对等到限制进港、切断数据服务,中方构建了多层次的反制工具箱,展现出在规则对抗中的战略预见能力。 美国此次征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