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废弃矿坑里藏着流量密码——“生态疤痕”变身绿色“聚宝盆”
Ren Min Ri Bao·2025-10-12 10:07

安吉县地处天目山余脉腹地,蕴藏丰富的石灰矿资源。靠山吃山,开山挖矿,多年粗放开采留下了千疮 百孔的"疤痕",红庙村的青山矿坑便是其中之一。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3个紧邻的废弃矿坑被改造成心形湖泊,与周边已复绿的矿山相 映成趣。湖光山色的美景中,前来拍照打卡、休闲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 湖州市通过实施矿坑生态修复,因矿施策、分类治理,以市场化机制激活废弃矿山的绿色基因,一座座 废弃矿山重新焕发生机,曾经的"生态疤痕"变身为绿色"聚宝盆"。 因地制宜,探索矿坑治理新路径 放在几年前,红庙村村民王永怎么也想不到,废弃矿坑能变成网红景点?"以前这里没人管,成了建筑 垃圾的堆放场。" "红庙村3个露天凹陷的矿坑彼此相邻,且有少许积水,恰似一个心形,我们就按照'宜水则水'的治理思 路制定了生态治理方案。"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许军法介绍,他们消除边坡不稳定危石隐 患,将废弃矿坑改造为心形水域,最大蓄水量近500万立方米,总治理面积约463亩,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和改善。 文旅融合,废弃矿山变成"金山银山" 改造后的心形水域风景秀美,村里决定"变废为宝"。红庙村党委书记林贤介绍,村里引入了深蓝计划 (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