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铸重器”,强国复兴有支撑(评论员观察)
Ren Min Ri Bao·2025-10-13 22:20
铸国之重器,必用举国之力。巨大资源投入、长期技术积累和高效组织协调,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集中 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强保障。拿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来 说,20多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10余所高校数以万计研究人员参与研制,全产业链上有1000多 家企业。正是科学的决策、高效的协同,才形成了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科研生产体系。集中力 量、协同攻关,不仅成为攀登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支撑,更持续锤炼参与者的科创能力,为提高国家综合 竞争力汇聚合力。 往深层看,"十四五"时期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成果集中涌现,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产业优 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比如,我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产业配套能力强,新型基础设施、能源网络 发达,足以支撑大国重器的研发和生产;再比如,超大规模市场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应用场景,让 前期创新的巨大投入获得回报,进而摊薄创新成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经济实力为科 技创新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大国重器才有研制、应用、推广的更多便利与更大空间,这是中国的独特 优势所在,也是持续向新发展的潜能所在。 近期,两则消息引人关注:马来西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