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十余载追寻量子之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Ren Min Ri Bao·2025-10-13 22:20

人物小传 郭光灿,1942年生,福建泉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 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 国内,推动我国量子信息科学发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 誉。 早上7点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见图左二,本报记者徐靖摄)匆匆地 走向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这栋不起眼的小楼里,汇聚了量子密码与量子器件、半导体量子 芯片、量子纠缠网络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小组,量子避错编码原理、量子概率克隆原理等一系列成果均诞 生于此。 从上世纪80年代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到9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再到后来 致力于打造我国自主可用的量子计算机,郭光灿在量子领域已经深耕了40余年。 "一定要把我们的量子光学研究做起来"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场量子特性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它揭示了光不仅具有波动性,更由离散 的光子构成。研究探索光的量子态(如相干态、压缩态)、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现象,可以推动量子通 信、量子计算和超精密测量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上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