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银行业发展:服务实体能力跃升,改革化险成效突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十四五"时期,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我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回顾来看,银行业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积极谋 划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20年底的312.67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7月的459.0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位。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业 及时告别单纯追求资产和负债规模高速增长的做法,转向更加注重资本回报、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轻资本、弱周期的中间业务成为新的增长 点。 "'十四五'以来,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金融监管开创新局面。"9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 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其中,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成效尤为突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中小金融机构直接关系实体经济资金流通是否顺畅。长期以 来,这些机构面临历史包袱重、公司治理不完善、风险抵御能力弱等问题。五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金融监管部门采取坚决措施、精准施 策,交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