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他们在颐和园修文物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2025-10-15 22:56

图⑤:苏州街科普展示性修缮围栏。本报记者 刘少华摄 图①:文物修复师张全在固定家具雕花配件。 图②:文物修复师王新杰在雕凿家具配件。 图③:颐和园初秋景色。宋家儒摄(人民视觉) 图④:不同历史时期的琉璃瓦件。本报记者 刘少华摄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颐和园管理处供图 潘旭涛制图 北京颐和园北宫门内,万寿山后山中轴线三孔桥下、后溪河的两岸,是颐和园景点之一"苏州街"。这里 以姑苏胜景山塘街为蓝本,原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一部分,是一条专供清王室节庆游赏的宫市买 卖街。 "玻璃窗里面是正在修缮的工地,外面的展板是沿街店铺的前世今生……"站在水面上的栏杆旁,颐和园 古建工程科工作人员常耘硕这样向记者介绍。 与以往的古建修复不同,正在修缮的颐和园苏州街选择的是"边修缮,边开放"的理念,将古建修复展示 在游客面前,让正在进行的修复,成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生动课堂。 从古建到彩画,从家具到纸绢、钟表,颐和园需要传承保护的东西很多。这里有一批人,用传承下来的 记忆,修复着古建和文物,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重焕生机。 边修缮,边开放 直观体现古建筑的营造魅力 作为中国皇家园林建筑中"面河式宫市"的孤本,苏州街兼具江南水街神韵和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