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代工的终结
6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淮与蔚来合资成立的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已进入注销备案阶段,公告期将于7月24日截止。这家 注册资本达5.1亿元、双方各持股50%的企业,曾是双方深度合作的象征——在2018至2022年间,蔚来支付给江淮的代工费用从2.23亿元增至11.27亿元, 江淮工厂的年产能也随之提升至24万辆。然而,随着2023年12月蔚来获得独立生产资质,这场历时9年的合作最终以制造环节的解绑告终。 这并非个案。2024年,东风日产武汉云峰工厂为岚图代工知音车型,其160万辆的总产能利用率在2023年仅达到46.07%,而2024年前5个月更是降至 16.76%;海马为小鹏、力帆为理想的早期代工合作,也均因新势力自建工厂而逐渐淡化。江淮与蔚来的分手,仿佛成为传统代工模式走向终结的一个缩 影。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一些企业陷入"高级代工"的新困境,当与华为合作被质疑"核心利润外流"时,汽车行业的代工困局究竟该如何破解? 高级代工的进步亦不容忽视。江淮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于2025年4月亮相,预售价100万~150万元,首次实现双方联合研发的途灵龙行平台落地。江淮 在电池集成、车身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