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古树名木,让文化与生态深度交融
Ren Min Wang·2025-10-18 00:34
日前,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国家林草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 木"协同保护名录,涵盖天坛·九龙柏、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千年古樟等28组文物和古树名木的搭配。文 物与古树名木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历史画卷。 文物和古树名木系统性保护,是文化与生态的深度交融。从北京的天坛、大觉寺到山西的晋祠,从陕西 的仓颉墓到甘肃的伏羲庙,从山东的曲阜孔庙到江西的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无论是皇家祭祀场所、 古代学术书院,还是革命历史旧址,都能看到文物和古树名木紧密相连的身影,共同构成了文化景观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见证了历史的跌宕起伏,见证了人类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与守护,更是民族 精神的象征。 然而,文物和名木古树的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与开发过程中,缺乏对文物和名 木古树的科学规划和保护意识;部分游客在古树上刻字留念等不文明行为;病虫害侵袭、自然灾害破坏 等因素,让它们的生存岌岌可危。 面对这些挑战,各方需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破坏行为。科研机构要加强对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社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