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工厂停摆,中国手握稀土王牌,欧盟在沉默五天后决定与美国联手,对华展示其实力
Sou Hu Cai Jing·2025-10-18 12:17
车间控制台的警报灯突然闪烁红光,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的生产线缓缓停止运转。这是中国稀土新规实施后的第七天,监控屏幕上显示的钕铁硼磁粉库存仅 剩32吨,刚好够8小时的生产需求。 供应链的脆弱平衡 今年夏季,欧盟领导人访华时特意携带了一份行业报告。这份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出具的文件显示,每台电动车的制造需要1.5公斤稀土材料。与此同时,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领域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欧盟随后出台的钢铁关税政策反而使其自身陷入被动,因为欧洲钢铁企业的主要原料供 应国正是中国。 技术标准的博弈 商业谈判的角力 欧洲企业的采购团队带着严苛的合同条款前往中国谈判,要求确保最低供应量和技术合作。但中方企业的回应斩钉截铁:在未获得出口许可的情况下,不会 对外销售任何稀土原料。 中国建立的稀土全流程追溯体系引发了国际关注。这个旨在防止稀土材料流入军事领域的管理系统,却被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认定为"不符合国际贸易准 则"。如此悬殊的投票结果折射出欧洲方面的深层忧虑。 产业震荡的连锁效应 来自大众集团的内部报告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由于核心材料短缺,其茨维考电动车生产基地已经蒙受巨额损失。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磁性材料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