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迈向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是友谊之桥、发展之桥,也是通向未来之桥" 回望大桥建设历程,圭亚那青年工程师加内什仍然记得许多细节。 加内什曾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求学,毕业后在当地从事建筑工作。得知家乡的大桥即将开建,他回国加 入了铁建国际。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吊装第一片梁,再到安装第一根斜拉索,加内什体验了职业生涯中 多个"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国同事那里学到了宝贵的技术,对我而言是全新的收获。"他 说,"我由衷感谢中国同事把先进技术带到圭亚那,感谢中国企业把这座一流的大桥带到圭亚那。" 大桥建设远非简单的技术"移植"。面对河口超深软土层、强腐蚀海洋环境、每日3米潮差等挑战,建设 团队采用创新施工技术,将120米超长桩深植地下,奠定了工程的稳固根基。项目总工程师宁广委介 绍,当地砂石细粒含量过高、进口砂成本高昂,为解决该难题,项目部研发出"束水分沙"工艺,从本地 砂中分离出符合标准的中粗砂,就地解决了砂料问题。 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西部,德梅拉拉河奔涌流向大西洋。1.8公里宽的河面上,一座钢筋混凝土斜拉桥 凌空飞架,成为城市的新地标。这是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国际")承建的新德 梅拉拉河大桥(见图,胡自含摄)。圭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