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狂飙,“黄金年”赚钱效应回归?

《投资者网》谢莹洁 港股IPO市场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回暖。2025年以来,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持续升温,港股募资额重返全球首位,这一趋势有望得以延续。 与此同时,A股IPO节奏阶段性收紧,科创板、创业板平均审核周期拉长至8个月以上,而港交所"即递即审"的电子化流程,最快6周可完成聆讯,时间成本 骤降。据德勤中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平均审核周期为4.2个月,远低于A股的8-12个月。 内外夹击之下,企业用脚投票:年内已挂牌的71只新股中,内地企业占比86%,其中"A+H"双重上市达24家,贡献募资额逾六成。 监管与市场互动之紧密,亦为近年罕见。8月,港交所罕见在一天内安排5家公司同时挂牌,创2018年同股不同权改革以来纪录;9月29日至30日,更出现29 家企业"压哨"递表,其中21家选择"A+H"架构,意在锁定年度审计报告有效期,避免重新补件。 Wind数据显示,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总额(包括IPO与再融资)达4375.9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260.41%,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71只新股IPO上市,合计募资约1893.18亿港元。从行业分布看,2025年以来递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