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高检:不法分子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Xin Jing Bao·2025-10-21 04:44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 4400余人。检察办案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最高检指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爬虫、木马病毒、渗透工具等"黑客"技术入侵存有公民个人信息的 各类系统,批量获取后出售,以非法获利。部分个人信息售出后被用于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在检察机关办理的王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王某等人成立公司,伙同在缅甸的周某某,通过应 聘潜入多家公司,植入木马病毒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被害公司存储的网购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 其中部分个人信息出售给境外电诈集团,关联多起电诈案件。 网络"开盒"助推网暴升级,侵害公民合法权益 最高检介绍,网络"开盒"行为目的多样,"开盒"行为人通过"社工库"(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公民 个人信息而搭建的数据库)等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散布引导网民对其攻击骚扰,对社会、个人及 网络生态均造成严重危害。有的网暴不断升级,侵害被害人现实生活。 在检察机关办理的赵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中,赵某因被害人与其所喜爱的主播不和,伙同他人以 查询"社工库"、利用系统漏洞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