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11的十七年之变:从“价格战”到“体验战”
Sou Hu Cai Jing·2025-10-22 07:17

这个走过17年的购物节,早已从最初的"限时抢购"演变为持续近两个月的"购物季"。从淘宝2009年11月11日当天的单日狂欢,到今年抖音将中秋与双 11"打包"成57天超长周期,双11的边界不断被打破。 记得最早的时候,大家都要守着零点准时下单,生怕错过当天的优惠。但随着双11战线越拉越长,不少消费者都在问:这样的"双11"还有多少稀缺意义? 面对增长焦虑,平台试图以三大新动向破局——即时零售提升配送效率,AI技术优化购物决策,出海开辟新市场。 那么,各家平台具体如何布局?这些变化能否让双11重获生命力? 今年"双11"有哪些变化? 双11的"史上最长"帽子,今年又得换一换了。 各大平台的起跑线一年比一年更早。京东在10月9日晚8点就鸣枪开跑,令人意外的是,刚过五天就急急交出首份成绩单:APP活跃用户涨了47.6%,家电 数码等品类订单量增长超70%。这迫不及待地报喜,仿佛在向市场证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当消费者不再冲动,双11也更理性了。 国庆假期刚过,电商平台的"双11"战鼓已然擂响。 图源:京东官网 天猫则选择在10月15日晚8点开启预售,并将活动拉长到11月14日。10月20日晚8点正式开售后,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