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工作坊”变“现代工业” AI模型如何实现规模化量产?
从"手工作坊"变"现代工业" AI模型如何实现规模化量产? 中新网济南10月2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的"人工智能+"行动已经有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据《国务 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 70%;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面对上述目标,推动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成为关键,但这一过程仍有挑战。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近日在济南接受中新网等媒体采访时称,常规的模型 训练模式正是这种"手工作坊"模式,这种模式从数据清洗、标注、特征工程到模型选择、训练与调优, 整个流程缺乏标准化的工序和自动化的工具链,导致开发周期漫长、资源消耗巨大,且模型质量难以保 证,严重制约了AI应用的快速迭代与跨场景复制。 "要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必须标准化。"肖雪认为,集约是高效的最佳手段,标准化是必由之路。过去 的研发是"手工作坊",靠编程人员个人能力建模型,不仅质量参差不齐、对人员要求高,还导致生产速 度慢。 为解决上述难题,浪潮人工智能模型工厂今年年初在济南完成实体化建设并正式投产,其目的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