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豆风云:一场跨越百年的世界暗战
Hu Xiu·2025-10-24 03:02

1873年,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大清漂洋过海带来三样展品:丝绸、瓷器,以及东北大豆。 那年世界刚从霍乱中挣脱,正在萧条下喘息,急需希望之物。欧洲植物学家围观大豆,称其为"天赐"。 清廷同样满心骄傲。那大豆产自山海关外龙兴之地,数年间便将茫茫黑土变成天下粮仓。 每年丰收时,大豆南下,布茶北上,辽河上千帆竞逐,一片繁华景象。 此后,为剿灭太平天国,清廷被迫允许外国商船运输大豆。命运开始转向。 东北大豆流入日本,广受欢迎。豆饼可做肥料,炼油可供食用,日本高度精炼大豆油后,发明出色拉 油。 1908年,英国轮船拉着上百吨东北大豆,从海参崴驶抵伦敦,拉开中国大豆出口西方的世纪大幕。 大豆很快风靡欧洲,隔年传至美国,此后,东北大豆每年出口超120万吨。 大清帝国已至黄昏,大豆是为数不多,能阻止白银外流的手段。 东北因大豆急速繁荣,大连成海运重镇,营口成油坊中心,长春成大豆运输集散地,被称为"豆都"。 从大连到长春的亚细亚特快列车飞驰,铁轨两侧是无边沃土。 1920年,东北大豆产量已占世界88%,每年出口可换白银54600万两,那些白银,成为奉系军阀的底 气。 张作霖父子治下,东北主要商品就是大豆。为打破日本人运输垄断,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