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适老支付的“默认隐忧”
Bei Jing Shang Bao·2025-10-26 15:50

"先用后付"与"免密支付"以其无需繁琐操作的便捷性,涌入中老年人这个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从电商 平台的日常购物,到社交软件的服务充值,再到生活缴费的快捷结算,各类新型支付功能以"高效便 捷"为标签加速覆盖消费场景,也逐步融入中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但在这背后,一场关于"便利"与"隐 忧"的博弈,正在无数用户的指尖悄然上演。各家平台的先用后付、免密支付功能究竟是如何设置的? 背后有哪些考虑?针对中老年人群又有哪些特殊功能?北京商报记者对多家平台展开了实测和采访。 调研 支付"无感",非理性消费增加 学会网购的第七年,王阿姨在"先用后付"上栽了跟头。 "这两年我偶尔会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一些蔬菜、水果。前段时间,我又下单了一桶食用油。"10月19日, 王阿姨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道。 而在下单两天后,王阿姨望着陆续到货的五桶5L食用油傻眼了,赶忙向家中子女询问为何会出现这一 情况。根据王阿姨提供的截图信息,其所购买的五桶食用油付款金额均为0,在实付金额旁边,有绿色 小字标注了"先用后付"。 据王阿姨回忆,正是因为下单后未显示扣款信息,叠加该电商平台的"拼单"玩法,她便认为是拼单失败 导致的未扣款,自己也未能购买成功,由此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