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反转,650亿电解液龙头,“熬”过至暗时刻
1987年,国内改开的浪潮席卷而来。面对这难得的机遇,当时在中科院广州分院任职的年轻科研人员徐 金富,毅然选择了下海创业。 彼时,国内经济刚刚开始蓬勃发展,洗发水、沐浴露等日用品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而这刚好对上了徐金 富的专业,其与搭档、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一道,靠着自建研发体系在日用化学赛道成功杀出一条血 路,并借助蓝月亮的成功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不过,由于后来研发医药中间体失败,徐金富的第一桶金很快就烧没了。1995年,徐金富重返广州,从 日用化学材料这个"老本行"重新开始,并在2000年投资510万元,创立了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 公司,即如今天赐材料的前身。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徐金富稳扎稳打,接连拿下宝洁、欧 莱雅、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订单,天赐材料也逐渐成为中国日化原料的隐形冠军。 随着日化原料生意越做越大,徐金富敏锐地察觉到锂离子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前 景,最终徐金富决定将天赐材料引入新能源市场,并将业务定在了锂电池电解液的研发和生产领域。 正是徐金富当年选择入局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的决定,才造就了今天"电解液巨头"。 大起大落 电解液产品中,最核心的材料莫过于六氟磷酸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