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跨境贸易 搭建国内外市场“定价桥梁”
现货条件渐趋成熟 运用场景日益丰富 从市场应用现状看,均价模式在塑料行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尤其在长期贸易协议与稳定供应链的合作 中,占比正逐步提升。 金能科技副总经理伊国勇介绍,在国际塑料贸易中,均价定价模式应用较为广泛,其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全球塑料产业对平滑价格波动风险、稳定贸易成本的迫切需求。 从具体操作看,沙特、美国等主要塑料出口国,普遍采用实质为周度或月度均价的定价模式;阿联酋、 伊朗等国的供应商,则习惯以第三方资讯机构提供的"到港前、中、后三周均价"作为结算依据。 特产石化相关负责人宋仕威认为,虽然国内月均价模式的推广以及企业对月均价期货的熟悉和运用仍需 时间,但利好条件正逐步成熟。上游端,塑料贸易企业向石化工厂采购时,大部分已采用每周定价模 式,为向月均价模式的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与工厂有长期代理销售关系的贸易企业,有望逐步 向月均价期货"定价+套保"的模式过渡;下游端,部分体量较大、订单稳定的企业,因对供应链与原材 料价格的长期稳定要求较高,也存在采用月均价期货结算和套保的潜在需求。"随着企业对价格稳定性 的重视程度提升,以及月均价期货带来的风险管理便利,未来月均价模式的占比必将进一步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