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看英伟达的热闹了!中国的量子计算正被美国快速甩开
10月28日,在NVIDIA华盛顿GTC大会上,黄仁勋带着他的一系列"新品",又一次拉高了股价。其中, 他正式发布了名为NVQLink的新型互联架构,并宣布了与美国能源部(DOE)在构建AI超算方面的重大 合作,勾勒出一幅由"加速计算+AI+量子计算"三大平台共同驱动的未来科研图景。 我们先来客观分析下英伟达的量子新产品,从别人家的热闹背后,看看目前我们跟美国是否真的走到了 一个分岔口,下一个路口,我们是否还能碰到? 当前的量子计算还是处于NISQ时代,无论这些先进的量子处理器展示了多强的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潜力, 但还是逃不过"物理比特数有限"这个"硬伤",因此极易受到环境干扰产生错误。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性正 是量子计算走向实用化的最大障碍。 为何需要新的链路? 了解到这里,我们心中不禁好奇,那在NVQLink推出之前,传统的量子处理器与AI超算是通过什么进行 互联?它的效果能够到达什么样的水平? 在NVQLink出现之前,现有的高性能计算(HPC)互联技术无法满足QEC苛刻的实时性要求。 为了克服这一限制,实现容错通用量子计算(FTQC),唯一的途径是采用量子纠错(QEC)机制。QEC通过 将多个易出错的物理比 ...